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 >> 儒门动态 >> 正文
大草原第一座文庙——土默特文庙的今与昔
来源:北方新报(呼和浩特) (2010年8月11日22:45) 作者:小慧

 

    2009年9月13日,两座汉白玉石碑(一为蒙古文,一为汉文)由呼和浩特市政府制作并树立于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文庙的大成殿前。这是继2006年土默特文庙成为内蒙古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的具体保护行动。这个不太引人注意的举动,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加强师德教育、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具体行动。

    为此,笔者从网络上搜索得知,长城以外,目前只有武威、哈尔滨还有文庙留存,加上笔者今天要介绍的土默特文庙,长城以外也不过只有这么3座文庙得以留存。由于武威是汉族人口比较早进入并开发的农业区,哈尔滨是19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城市,所以土默特文庙应该是当时兴建于草原上的明珠城市——如今的呼和浩特,以大草原为背景的第一座草原文庙。

土默特文庙的由来

满族入关建立大清帝国前,土默特部首领俄木布因“废爵事件”被贬,成为闲散王公,仅仅留有少量的草地和属民供养其生活,不再管理旗务。土默特成为内属旗,旗务由朝廷直接任命的都统管理。到康熙末年,土默特左翼都统丹津已经经营土默特达20余载,颇得民心,于是有人张罗左右两翼土默特和一些商贾以及走西口过来的移民为丹津捐款捐物,动工兴建歌颂丹津功德的生祠。生祠动工后,丹津不敢居功,便上奏朝廷,请求仿内地文庙例,修建土默特文庙,兴办土默特官学,获准后,便将兴建中的生祠按照文庙改建并装修。文庙于1724年(雍正二年)完工,官学于1726年创办。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在文庙建成10年之际,清廷派兵部尚书通智为钦差大臣,来整顿土默特旗务。来到土默特的第一年,这位钦差大臣对这个边外小城(当时的土默特只是现在呼和浩特旧城核心区)竟然有文庙和官学颇为感动,于是他在雍正十三年夏(1735年)为文庙和官学立了一座碑,碑文一是记载丹津的家世,二是记载文庙及官学的由来。雍正十三年秋,通智又为文庙和官学立了另一座碑,一是说他奏请皇帝,拨国库官银并利用部分民间捐款,对文庙和官学作了修整,具体项目为:1.对文庙不符合规制者作了移改;2.增建了几间学房(教室);3.修建了一围箭道,使善学者学习满蒙文,堪射者练习马步弓箭艺。二是说他奏请皇帝,准予土默特旗务衙署设7名缺额,由土默特官学学子充任九品官衔的比奇格齐(相当于见习秘书),以开进身之阶。今天看来,这是民族教育特殊政策的先河。

土默特文庙的历史作用与命运

在北元“中兴之主”达延汗再度统一之后,土默特作为蒙古6个万户之一,开始驻牧土默川。特别是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统领土默特部后,该主颇有忽必烈遗风,敢于敞开胸怀收罗天下英才;他的一生敢于改变蒙古人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引进内地的农业以丰富土默特人生活中的粮食和蔬菜;特别是与明朝达成“通关互市”协议,极大地促进了长城内外的经济文化发展;他在晚年起造了土默特的中心城市——归绥,并在土默川上开始了大板升建造的历史,也就开始了蒙古人大板升私塾的民族教育历史。

在广泛的大板升私塾的基础上,可以说,在中心城市归绥兴建土默特文庙并创办土默特官学,既是历史上贤能官员们的杰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当土默特官学学子有了进身之阶,一步步成为土默川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后,与王爷世袭制相比,土默川开始了文武兼备官员治理社会的历史。比如民国时期满太任土默特旗总管时,曾自降一半份禄,将省下的钱用于支持土默特教育;荣祥任土默特旗总管,被誉为“塞北文豪”,他一生骄人的文化遗产是主持编修了《绥远通志稿》,晚年还是内蒙古文史馆馆长。

仰望历史,阿勒坦汗使土默川进入了稳定和一步步走向繁荣的历史。这也是那些失去了生存环境而走西口的人们为什么大量来到土默川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丹津又使土默川步入了具有正规教育的历史。

土默特官学曾于1886年更名启运书院,1907年改革为土默特高等小学堂,1914年改为土默特高等小学校,1968年停办,1978年复校,沿用土默特学校名称至今。土默特文庙在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拆毁了许多附属建筑,值得庆幸的是,文庙主殿——大成殿保留了下来。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