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 >> 儒门动态 >> 正文
兰州一校把孔子像搬进课堂 学生每天鞠躬拜孔子
来源: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 (2010年8月18日23:16) 作者:小慧辑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感谢您学承古今,立范后世。”师生不仅上课前拜孔子,学的还都是《弟子规》等古文。昨日,西部商报记者来到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三年级(3)班,教室前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首先映入眼帘,而学生们和老师正在向孔子像行鞠躬礼。在学生们习惯了穿校服、起立问好、主抓语数外的今天,这种传统教学重回课堂的现象引发了家长的热议。

    孔子像进课堂 娃娃行鞠躬礼

    在一幅高1米多、宽近1米的孔子画像前,50余名小学生和1名教师正在行鞠躬礼,他们一边行礼,一边还齐诵感谢之语。礼毕后,学生们齐刷刷地拿出一本国学小册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诵读《弟子规》。

    “这是我们每天课前的必修内容,通过行鞠躬礼、诵读经典古文等方式让孩子接受国学启蒙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礼仪、学会感恩,并弘扬国学。”南河小学三年级(3)班班主任高云老师称,这种国学启蒙教育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不仅如此,通过一周时间的试点,孩子们日常的一举一动也发生了变化。

    说到孔子像进课堂,小学生们也兴奋不已,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叔叔,你看看我们的《三字经》、《弟子规》,里面有好多古文。”

    推行国学 培养娃娃心灵美

    “我们尝试把孔子像搬进课堂,让孩子们行鞠躬礼、诵读经典古文,在一个班试点一周时间后,发现这个做法非常可行。我们将考虑在全校进行推广。并且我们还将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孩子接受国学启蒙教育,培养娃娃的心灵美,教导孩子学习应有的处事礼仪与规范,以及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的美德。”采访中,南河小学校长杨东升展示了他们学校自编的《经典启蒙诵读系列读本》。西部商报记者注意到,此系列读本共分六册。

    孩子懂礼貌 家长很欣慰

    每天给孔子像行鞠躬礼,对于学校推行的这一传统教育,家长们反应如何呢?

    “看到老师给学生、家长行鞠躬礼觉得很不习惯,这是我对学校推行传统教育的最初看法。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说起行鞠躬礼一事,三年级(3)班的学生家长陈先生称,“真正让我们惊喜的是,孩子的行为确实发生变化了。回到家中会主动向我们问好,甚至会主动夹菜给我们吃,这个教育应该好好推广。”

    “以前孩子看电视时,我老半天也叫不动。这两天,孩子经常说:‘父母呼,应勿缓’,开始我还没有搞懂,可是让我惊讶的是,近几天来,每当我喊孩子时,孩子会礼貌地说:‘妈妈叫我什么事情?’不仅如此,孩子见了对门的老奶奶,还向老奶奶行鞠躬礼。”说起孩子的这种变化,家长沈女士激动得热泪盈眶。

    国学教育 需要与时俱进

    但也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弘扬国学是件好事,但对于每天向孔子像鞠躬这种方式,他们不知道有没有必要?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车如山副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应从小学教育抓起。“《弟子规》最适合小学生学习,它的每一句都可以去力行,让孩子的外显行为成为从内心生发的一种习惯。从小培养,能影响孩子一生。”但车如山也指出,国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记者 郭涛 实习生 季桂珍)

    相关新闻

    小学生学读古文支持声中有质疑

     日前,正宁路小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国学伴成长、书香益校园”活动。虽然大多数家长对此做法表示赞同,但仍有一些家长对此提出质疑。

    质疑一:孩子读古文有什么效用?

    女儿就读于正宁路小学五年级的张姓家长称,“这些古文都比较深奥,她读了有什么效用?”

    解答:

    正宁路小学达老师:“小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国学经典文化的积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质疑二: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孩子就读于正宁路小学的李姓家长称,“学校多开设一门课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吗?”

    解答:

    正宁路小学副校长王万来:“这些课程大部分在课余时间进行。同时,在教授过程中将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 记者 李鹏)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