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 >> 儒门动态 >> 正文
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隆重开幕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0年9月29日17:15) 作者:admin

 

    东南阕里群贤毕至,古城衢州儒风浩荡。昨天上午,由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的2010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隆重开幕(如图),来自海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我市,共同探讨弘扬儒家文化、培育时代精神。

  省委书记赵洪祝、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滕文生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向论坛的举办发来贺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李景源,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郭沂,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部主任刘永鹏,光明日报社副秘书长徐华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林吕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荣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市委书记孙建国,市委副书记、市长尚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会荣,市政协主席居亚平,孔子第75代嫡长孙、市孔管会主任孔祥楷等出席开幕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启华主持开幕式。

  王伟光在讲话中说,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时代精神过程中将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要对儒家文化进行科学甄别,去伪存真,去芜存精,发扬其刚健进取的精神、道德理性的传统、和谐中道的观念、民本意识和注重民生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实现对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利用。继承儒家和谐中道思想、民本主义观念和理性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我们应着眼于世界文化大交流和大融合的背景,在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大力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始终站在前沿,处于文化强国之列。

  茅临生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南孔儒学是浙江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一,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背景下,对当代儒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儒学的思想精华,为时代发展服务,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让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中国形象在世界广泛传播;积极吸收借鉴各种外来有益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与时俱进,把当代儒学研究与中国的现实需要、人们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实践同发展、与时代同进步。

  孙建国说,作为孔氏南宗所在地,衢州市着眼于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新角度加强对儒学文化的研究,本届论坛以“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继承和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落实“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倡导“改革创新”的精神,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有利于倡导“厚德尚和”的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倡导“好学崇智”的风尚,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衢州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儒学研究与交流创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

  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的儒学专家,来自摩洛哥、冰岛、西班牙、德国、柬埔寨、芬兰、亚美尼亚等国家的孔子学院领导以及国内部分高校院所专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开幕式。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