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议
主持人:
郑华如
今日议题
不久前,北京天安门广场竖起孔子像曾引起广泛关注。1月25日,广东省人大代表刘小锋说:“为了让人们重拾道德,我建议广东应该竖立孔子像,学习孔子儒家文化。”刘小锋表示,为了进一步充实广东文化,加强文化大省的建设,建议广州学习北京,在大学城、科学城、知识城、海心沙、白云山山顶公园等地方选择一处竖立孔子像。孔子像的地点最好有广场,可以举行一些重大活动。
孔子够格领受尊礼
特邀议员
林琴西
北京刚竖起孔子像,广州又有人倡议竖孔子像,用“五四”运动以来的眼光看,确很有些“复辟”意味———天安门广场不见了“马恩列斯”,却见到倒霉了一百年的孔圣人。真是天道好还。
竖孔子像,我其实是赞成的。现在的孔子,已不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孔子了,而是多元价值中的一元,孔子完全够格领受我们的尊礼。
只要不是独尊一家,古今中外的先贤都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都曾有益后世。至于后来各有所偏,只能怪后人食古不化,我们再不要打完东圣人,又打西圣人了。
孔子像担当不起
重拾道德的重任
特邀议员
小乔
说来很是吊诡,数番起落,孔子又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并周游列国,不再只是鲁卫陈蔡郑,已经远至法德意美澳。国学要复兴,可几千年的文化史,为什么只剩下孔子之学一脉单传?为什么单单立一座孔子像来跪拜?
更何况,一座孔子像真能有助于人们重拾道德?前些年,常常组织官员干部去参观监狱,接受教育,可参观者从中拾得了什么?所有的贪官在出事前都在口头上树立起了一座座反腐倡廉的“丰碑”,可内心里想着的却完全是另一码事。说到底,道德的重建需要内心的反省,需要制度的监督,而不是靠一窝蜂地抢竖孔子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