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学术天地 >> 正文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上)
来源:光明网 (2011年3月10日10:53) 作者:小慧辑

 

    数千年来,儒学作为一种道德文化,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统治者把它定为统治思想范畴,文人官宦把它视作道德学问修养的基本标尺,平民百姓则把它作为日常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人们的思想行为无不打上它的烙印。但是进入到近代社会,儒学却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人们在铲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纷纷起来否定儒学,说儒学是中国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源,要彻底埋葬专制制度,就必须把儒学一起埋葬,清除根源,消除影响。直至今天,这一现象还在继续,人们否认儒学,抵制儒学,谈儒语塞,使儒学这一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宏扬和提升。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来认识一下儒学。

  首先,仁、义、礼、智、信是儒学的基本道德要求,而其主轴是仁(爱),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敬重与宽容,做人要厚道,要适宜得体,讲究礼仪。“仁者,人也。”(所谓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中庸·治国》)这种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政治(仁政思想),即作为统治阶层应该行仁政,顺民意,争民心,以仁爱的恣态去关爱百姓、保护平民百姓的利益,带领他们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重诚信,讲礼义,以高尚的道德去教化人、感动人,使广大平民百姓能够遵循大道,敬服美德。为实现这一目的,儒学特别注重统治者本人的人身修养,“修身,则道立。”(修养好的品德,就能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中庸·治国》)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因此,国君理政取决于贤臣,贤臣的获得取决于国君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取决于仁爱之心。《中庸·治国》)只有国君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且有一颗仁爱之心,时时关爱百姓,热心为他们办事情,谋利益,平民百姓才能信服你,跟随你,与你一起去行大道。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敬重与宽容,和谐共处。只有在和谐共处的环境中,人们才能有真正融乐美满的幸福生活,国家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昌盛。这种和谐相处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1)。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上遵从天时变化,下符合地理环境。好象天地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好象四季的错综运行,日月的交替照明,万物一起生长,互相并不妨碍;天地间各种道德同时并行,互相不违背冲撞;小德如江河流水,不息不止;大德敦厚化育,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盛大永恒的原因。《中庸·知法》)所以说,儒学的这一道德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德政政治与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社会。如果否认儒学,就否认了这一基本价值,则人类社会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祸害将至了。

  儒学的思想核心是中庸。中庸所表述的是:天道(客观规律)是指任何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沿着一定的主轴(中轴)运行,在运行中虽有所偏离,但不会偏离太远,也不会永远偏离。而人道(人的思想行为)则喜欢偏执过度,喜欢走极端,使人的思想行为冲撞、忤逆于客观规律,给自然、社会带来伤害,也伤害到人类自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然。”(人们的思想行为(喜怒哀乐)处于未行动状态(这时人的心态保持淡然恬静的境界,不低沉、不浮躁。)称为中(守中);行动时符合自然规则,社会常理(这时人的感情中正和谐)称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如果让天下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则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各得其所尽情生长发育了。《中庸·纲领》)这就是说,人道应该适应于天道,服从于天道(发而皆中节),达到与客观世界和谐相处,而不是冲撞、忤逆客观世界,给自然和社会造成伤害。所以说,所谓中庸,就是指对人道的纠偏与修正,对人的极端行为的一种道德自制。儒学重中庸,就是重以中庸道德来教化人,感动人,使人们克服自身的偏执过度行为,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客观规律,避免走极端,从而达到不伤害社会和自身,维持自然和社会公平稳定、保证平民百姓安居乐业。

 按一般人的看法,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但是稍加分折,我们就会发现:当时的百家学说,都有自己的专述著作,如老子有《道德经》,墨子有《墨经》,孙子有《孙子兵法》,韩非有《韩非子》等等。但是孔子没有自己的专述著作,他“述而不作”,通过归集、整理各种文化典籍,对自尧舜以来到春秋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作了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和诠释,修成五经,确立儒学。五经到底讲了些什么?我们来作点探讨。

  《易经》。一般人认为,《易经》是一部占筮之书,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都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对于今天来说,己无多大意义。但是纵观《易经》的经和传,并不如此。首先,《易经》产生于对客观存在的观察、了解和认识。“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时候,伏羲氏称王治理天下,仰观日月星辰昼夜运行的种种现象,俯看高低卑湿之地的种种变化,细看鸟兽之羽革文采与山川水土之形状。近取验于自身,远取象于万物,于是创作了八卦。这样,上融通神明之功,下类分万事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下传二章》)八卦是易经的主体和精髓,八卦从实践中产生,也就是说易经产生于客观实践。那么,易经所讲的是什么?我们来认识一下卦,卦从圭,从卜,就是用土圭(后来改进为竿)以测日影的移动情况,并通过日影的移动情况来观察世界事物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从卦的含义可以得出易。易,金文作“ ”,从日月,指日在上月在下,日月互易,运行不止。《易经》的基本义理是八卦,八卦是指:太极生两仪,两义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个纯卦),而八卦中的每一卦又变生出八卦,八八共六十四卦。两仪指天和地,引伸过来就是指阴阳;四象就是指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四类相对应事态的表象与属性;八卦当然是指八个单类事态的属性了,而六十四卦就是表示客观世界各种相近或相远事物的性态(所谓的六十四,也只是一种粗略的认从),反映各种事物相制互变的客观规律。所以从卦到易,再到易经,就是人们从观察日月、自然界运行及其产生的变化中,所发现的一套认识、分析、预测、处理事物运行规律的方法,也就是说《易经》就是研究客观事物阴阳消长、相互制变的学说。(易)曰:“公用射集子高圹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集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经》解卦上六爻辞上说:“王公站在高处射飞禽,一箭命中,手到擒來,这是吉无不利之象。”孔子说:“集,是指飞禽,弓矢,是打猎的利器。执弓射禽者是人,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君子体会到射禽的道理,就应联想到人要先使自己涵养丰富,才(才能)器(工具)必具,等待时机一到,即见机而动,这样还有什么不吉利的呢?正因为这样,人的行动才不会有任何阻碍,才能一举而得。这就是说必须先能藏器,然后再动的道理。”(易传·系辞下传五章))这里以形象的比喻解释卦上六爻辞的含义,说人在客观事物面前应该站在主导位置,并先使自己涵养丰富(拥才藏器),准备充分,且等待好的时机见机而动,就能一举而得,一举而有所成就。从中可以看出:《易经》不仅很有哲理,而且很符合客观实际。所以说,《易经》讲述的是客观世界事物的属性和变化规律,而人们在认识这些属性和变化规律之后,就能驾驭事物,掌控事物,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变化方向发展。

  《尚书(书经)》、《春秋》。《尚书》、《春秋》是两部史书,其中《春秋》是一部编年史,《尚书》虽然没有严密的史时观,但所记载的都是历史事实。这两部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颂扬、倡导德政政治,鞭苔、贬伐暴政和暴君,提倡仁义道德与中庸思想,提倡君臣协力、君民同乐、社会和谐与融乐。如《尚书》在赞扬尧帝时说:“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查考往事,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为政恭敬节俭,善理天下,明察四方,道德纯备,温和宽让。他勤实不懈,又能推贤让能,光芒普照四方,思虑至于天地。他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政事辨明,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臣民因此就变得相互友好和睦起来。《尚书·尧典》)

周朝的召公在告谏周成王时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们不可不鉴戒于夏,也不可不鉴戒于殷。我不敢知晓地说,夏接受天命有多长久;我也不敢知晓地说,夏的国运会不会延长。我只知道他们不重视行德,才过早地失去了他们的天命。我不敢知晓地说,殷接受天命有多长久;我也不敢知晓地说,殷的国运会不会延长。我只知道他们不重视行德,才过早地失去了他们的天命。《尚书·召诰》)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2)戮用乂民(3),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愿王不要让百姓放纵,肆意非法行事,也不要用杀戮的方法来治理百姓,这样作自然会有功绩。愿王立德于臣民之先,让百姓效法施行于天下,发扬王的美德。君臣上下勤劳互相抚恤,这样才可以说,我们接受的大命会比夏代更久远,也不止于殷代那样久远。愿君王以臣民永乐感受于上帝之好而天命永存。”《尚书·召诰》)

  而《春秋》更是通过众多的历史事例来说明推行仁政或暴政的得失。如“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的重耳经过十九年流浪,饱经磨难,回国后能励精图治,实行开明政治,使晋国不断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蹇叔哭师”中的秦穆公不听劝告,举不义之师讨伐晋国,终成败绩。“曹刿论战”写的是只要遵从客观规律,认真计谋,小国也能战胜大国。“宫之奇谏假造”说的是虞国国君为贪图小利,让晋国借道去攻打虢(4)国,结果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又顺机把虞国也灭掉了。等等。这些都是仁德之君实现天命永存的必备之举和必戒之行。  

  《诗经》。《诗经》是五经中涉及面最广的书,有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有劳动场面的直接描绘,有人与人之间亲情的表述,有对追求真挚爱情的畅抒,还有对社会丑恶现象的伐斫,等等。如描写男女之爱的恋曲《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水鸟叫,栖居河中洲。窈窕贤淑女,男儿好配偶。

  参差水荇菜,随水左右洗。窈窕贤淑女,寤寐都想她。

  思念求不得,寤寐长相思。悠思情急切,辗转难入眠。

  参差水荇菜,随水左右摘。窈窕贤淑女。弹琴鼓瑟亲近她。

  参差水荇菜,随水左右拾。窈窕贤淑女,敲钟击鼓取悦她。)

  反映织布女劳动情景与恋亲情结的《葛覃》:

  葛之覃(5)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6)是濩(7),为絺(8)为綌(9),服之无圛(10)。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苎麻长啊长,延伸到谷中,叶儿茂苍苍,黄鹂飞飞飞,集栖灌木上,唧咋作歌唱。

  苎麻长啊长,延伸到谷中,叶儿茂苍苍,割煮织成布,做件好衣裳,高兴穿身上。

  告诉女管家,请假回娘家,搓搓我衣裳,洗洗我礼装,还有啥要洗?心绪己归家。)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