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阵阵悦耳诵读《论语》的童声传到此间人们的耳际。3日上午,在“至圣先师”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脚下的夫子洞前,当地众学童在这里向参加孔子诞生地辛卯年春季祭孔仪式的海内外嘉宾,表演了中国古代人生的首次大礼——启蒙教育开笔礼。
上午十时,随着古装女子席地而坐,悠悠的古琴弹奏声悦耳响起,拉开了开笔仪式之序幕。
正衣冠 朱砂启智“开天眼”
史料记载,中国古时候读书人一生主要行“四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状元礼。开笔礼是古时人生的首次大礼,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童要早早起床到学堂,参拜孔子像,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教读书,教识字,教执笔,教写字,然后选《三字经》连教数遍,学童跟着念熟就可入学读书了。
记者在此间举行的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上看到,开笔礼从“正衣冠”开始,随着主持人一声“正衣冠”,在场的三十名小学生全体起立,学生们仔细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后再认真的互相整理好同桌的衣冠。然后仪式进入朱砂启智“开天眼”,由在场的嘉宾和老师在小学生额头上点上一点朱砂痣,取古语中“痣”通“智”之义,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更好学习。
击鼓鸣志 一撇一捺“写人生”
在开笔礼现场,应邀出席仪式的北京大学教授岳素兰擂响了鸣志的大鼓,二十名参加仪式的小学生依次擂响身旁的小鼓。咚咚的鼓声以明志,学子们在奋力“明智”中表达自己未来远大志向。
在鼓声中,代课老师王溪之走上讲坛,在挂在提示版的宣纸上写下了开蒙的第一个字——“人”字,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王老师教导学生说,这“人”字的一瞥一捺要写的端端正正,同学们一生做人也要像书写“人”字一样,端端正正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修养的人,堂堂正正做事;这“人”字的一瞥一捺就像是两个人,为人在世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学生们很快端端正正描红写好了自己的“人”字。
孔子洞许愿 寄殷切期望
看到孩子们仔细认真地书写“人”字,在场的嘉宾们感慨良多。议论着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要从孩子抓起,使孩子早明志,早立志,从小就有远大的人生抱负。
嘉宾代表按照仪式的进程向学童们“赠书送礼”,将励志书籍赠送给孩子们。师长们还为学童递上许愿牌,请孩子们在许愿牌上写上自己的愿望,鱼跃化龙。学童启智开笔礼仪式在教师代表带领全体齐声诵读《三字经》经典诗句的朗朗诵读声中结束,这场人生启蒙教育第一课,给孩子们和嘉宾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