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当代儒儒学网管理委会理事长柳河东、北京工作站联络部主任兼记者部主任魏雅君等在圣城曲阜看望、拜会骆承烈先生。柳理事长就曲阜书院(国学院)、全国现代儒家书院教育联盟、中华儒学全国总会、世界儒家社团联合会等建设进展及“国家文化安全、软实力建设及儒家文化复兴”课题组工作开展等情况向骆教授进行了介绍,骆教授很高兴,并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在谈及天安门东侧孔子像可能要被搬迁事宜,柳河东讲清明前在云深书院春祭时就有传闻,起先以为不要紧,现看来是真要动了,“姜还是老的辣”,1月27日“儒学复兴及其方法”座谈会上儒学界牟钟鉴等老前辈的担心不无道理。决定立即回京与上交涉此有关中华文化复兴的重大之事。
附:
“儒学复兴及其方法”座谈会纪要
时间:2011年1月27日上午
地点:民族大学文科13楼会议室
详情点击http://www.cccrx.com/2011-3/201135115113.asp
张践:
近日有关儒学的话题接连不断,而且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儒学研究者必须及时做出回答。首先是山东省曲阜市要在距离“三孔”3公里处兴建一座40多米高的基督教堂,郭齐勇、蒋庆等十位儒家学者联名呼吁政府加以阻止,并公开呼吁政府承认儒教是国教。其后山东省教委发出文件,要求全省中小学不许全文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家经典,理由是担心青少年受到其中糟粕的毒害。但是北京市教委几天后明确表态,北京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对经典原文进行删改。1月11日,国家博物馆北门竖起一座9.5高的青铜孔子像,面临东长安街,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几大事件关系到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引起了诸多学者和网民的热议,其中一些极端观点也引起了民众的疑惑与彷徨。我们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对此涉及中国未来的重大问题,有义务进行及时的研究,发出我们的声音,以便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于天安门孔子像,网上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也有人说孔子像还要挪走。网上反对塑像的声音,多数是“文革”的那一套理论,至多读书多的人谈一点“五四”的观点,看来文革思维定势仍在影响着人们的头脑。请大家来的目的会议通知上已经说明了,就是要请各位有影响的学者们就上述重大事件进行讨论并发出声音。下面请大家开始讨论。
陈来:
首先祝贺办事处的成立。尼山圣源书院的成立是对儒学弘扬的一大贡献,书院在北京成立这么一个办事处还是很有必要的。《弟子规》是做人的基本礼仪规范问题,中小学生们很应该读一读。
孔子塑像我本来没当作大事,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反对意见,前天开会才发现问题有点严重了,研究儒家文化的主流学者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其实这件事媒体有误读,塑像并不是立在天安门广场,而是在国家博物馆的北边。所以,说塑像在立在广场是不符合事实的。广场的区域和界限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像所立的位置其实并非天安门广场的一部分。这些反应,有的主要是受启蒙主义的反传统影响,另一种是将广场只看成革命的象征,将广场与中国文化割裂开来。我认为对于立塑像,赞成者一定不少,网上表达了不少反对的意见,但并不等于社会大多数人反对。一般而言,觉得事情正常的人们就不需要去到网上表达了。所以去上网反对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这个估计要正确,我认为在国家博物馆前塑孔子像是合适和适宜的,符合中华文化复兴并走向世界的方向。
从塑像所在的位置看,也是正常的。国家博物馆是国家的博物馆,而且是国家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其宗旨就是要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在这里立雕塑当然要能够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一定要找一个象征,那当然是非孔子莫属了,总不应是秦始皇吧。国家博物馆是做了一件大好事,符合大多数国人的意见和文化潮流的方向。
首先,这件事情如果放大看,立像本身确实也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即使社会把它理解为是在天安门广场,也有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团结两岸三地和一切海外华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塑像的消息一出,台湾立即有反应,认为大陆要掌握中华文化的主导。马英九最近提出要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打文化牌,这与过去陈水扁的去中国化完全不同,对于台湾的和平统一有其积极意义。但话又说回来,真正能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还是大陆,所以大陆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未来的祖国统一具有很大影响。塑像表达了明确的认同中国文化的信息,被解读为大陆要掌握中华文化发扬的主导权。如果塑像的建立能起到这种作用,是好事。
第二,仅仅将天安门理解为革命文化的象征是片面的。它更应该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象征。从政治上看,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立孔子像这件事应当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体现。目前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应该是个中国人,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发展。立塑像内在包含了承认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这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与孔子学院的建设一样,客观上表现了政府对于孔子的认可,所以应该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今天,执政党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孔子塑像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新阶段的一个标示。
牟钟鉴:
陈来教授讲的很精彩,会打动有关部门领导人。孔子像立起来有点争议问题不大,若是被搬走问题就大了,将引起严重后果,损害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使热爱中华文化的人远离我们,不合民心,是自我孤立,一定要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