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设学孔子故里,同时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建有新校区,形成了圣地学府、儒风海韵、优势互补、学风优良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的内涵发展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利用两个校区的办学资源和优势互补的条件,大力提高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优势学科方阵,在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科研学术实力、扎实推进内涵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本科专业70个。学科专业覆盖了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方阵。在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评选中,该校有18个项目入选,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设有院(系)27个,研究所28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其中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省级强化建设实验室1个;省级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设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激光偏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山东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山东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山东省中西语言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坚持稳定、引进、培养并举的方针,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泰山学者”岗位建设,探索设立“青年教授岗”,全面启动了“161”人才工程。拟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和引进10名左右在国内外同专业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60名左右在国内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左右在省内同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现有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政府津贴22人,设有“泰山学者”岗位3个,全国模范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遴选了“161”人才118名。
以科研机构建设为基础,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按照“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合同管理、竞争创新”的要求,分省、校、院三级精心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科研平台体系。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积极争取科研资源,力争使多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承担一个以上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形成新的科研优势和竞争实力;以建设20个左右“创新方向明确、引领研究潮流、一流学者挂帅、梯队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04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17项,承担“鼠类种群遗传结构动态及遗传调节机制”等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973”项目;全校共发表学术论文6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6项,其中十几项处于国内领先位置。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学科新秀奖、突出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