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援引老子名言就职宣誓
来源:新华网 (2011年6月24日17:10) 作者:铁镜辑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621,第6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在随后的就职宣誓中他援引了中国哲学家老子的这句话。他说,要运用这种不朽的智慧,在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找到行动上的统一性。

 

 

第65届联合国大会21日以鼓掌方式通过安理会对现任秘书长潘基文的连任推荐。图为当日宣誓仪式后,列席宣誓仪式的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对潘基文表示祝贺。 中新社发 孙宇挺 摄

  第65届联合国大会21日以鼓掌方式通过安理会对现任秘书长潘基文的连任推荐。列席宣誓仪式的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对潘基文表示祝贺。

 

 

  而此时,世界范围内的百家思想早已在他秘书长的成绩单上写满了评议,褒贬之声皆有,还未达到统一。

  作为史上与人握手最多的秘书长,他工作的勤勉大家有目共睹。同时他温和、谦逊、对人友善,微笑总是挂在脸上。这种低调温和的行事风格,被看作是亚洲文化在国际外交领域的一次尝试。

  当然,批评他的声音也到处可见。不少人觉得,潘基文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太沉默。在公开场合,人们常看到他脸上保持着典型的东方笑容,却从未听到这位联合国秘书长说出什么刺激话来。潘基文缺乏魅力,没有主见。在提交给本国的一份报告里,挪威驻联合国代表毫不客气地批评。还有许多人质疑他使联合国的改革停滞,行事不够强硬,只会向大国妥协,取得的成就有限。

  我一直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区分什么时候应该发出声音,什么时候该默默在幕后处理。偶尔,这名饱受批评的老外交官也会这样为自己辩解。在亚洲,谦虚是一种美德,不过谦虚是在行为上,而不是在远见和目标上。他这样说。

  一些支持者为他喊冤,称他是少有的公开抨击联合国在基本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了难以置信的大量时间的人。在公开批评美国欠联合国8亿多美元的会费不还并引起轩然大波后,他为此事道歉。

  这一举动被拿来与喜欢跟美国唱反调的安南对比,人们认为潘基文表现得温和甚至懦弱。但在他道歉后不久,美国便缴纳了亏欠的维和款项,众议院也投票通过支付剩余欠款的决议。

  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评价:他是个管理者,而不是激进分子。韩国媒体更是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泥鳅,肯定他太极拳般以柔克刚的特点。

  第一个五年,潘基文成功地将自己的立场调整在不是每个大国都欢迎,但也没有大国强烈反对的范围内。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说:善于克制情感的潘基文秘书长的工作风格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支持。他一直在平稳地处理联合国事务。就连那些批评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勤恳,以及低调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潘基文的两次胜出都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和平静,安理会在他的投票中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致赞同。这也许说明,这位遵行亚洲作风的秘书长,他的处世之道自有妙处。

  但无论如何,他依旧面临着推动联合国管理改革的难题。会费拖欠和财政困难、各机构人浮于事和效率低下、腐败丑闻等诸多问题都是对潘基文的严格考验。同时,他还要做一个好的协调者,在如今更加错综复杂的利益和主张中寻找交集和妥协点,以便统一百家,将全世界的发展作为联合国改革的主线。潘基文认为,必须要推动发展,消灭贫困,因为人民无食物和处于赤贫,推广人权只是空话

  而亚洲大大小小的矛盾,世界范围内纷繁无比的争端确实需要一个拥有平和心态而不是火暴脾气的人来耐心斡旋。

  五年前他当选后,有媒体评价说,也许不是联合国选择了潘基文,而是世界选择了亚洲。那选择了亚洲的世界,是否可以考虑给予亚洲风格更多的包容,亚洲人民在盼望着。

  回想2006年,当时的秘书长安南即将完成第二个任期。10年之内,虽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但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安南在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主要任务上功德圆满继而功成身退。而如今66岁的潘基文也讨到了六六大顺的好彩头得以连任。但中东骚乱、伊朗和朝鲜核危机、国际经济衰退、全球毒品贸易和难民增加等危机的存在,能不能使他像蒙娜丽莎一样保持永恒微笑,并在71岁的时候得以功成身退?我们等待下一个五年。

 

 

 

随笔:践行《联合国宪章》的时代精神

新华网6月22日电(记者夏文辉)

    在各国代表的掌声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1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顺利连任。在就职演说中,这位联合国成立以来的第八任秘书长呼吁各成员国以《联合国宪章》为指引携手前行,更好的造福世界人民。

    就职仪式的一个重要程序,是秘书长将手放在《联合国宪章》上宣誓。这一刻,联合国大会所有国家代表,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发展的人们,都有必要重温和反思这一联合国基本大法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联合国宪章》的诞生是人类现代文明进程的一件大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寰宇疮痍。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其推动世界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理念直接体现在《联合国宪章》中。60多年来,这一纲领性文件在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潘基文所说:宪章是我们的精神和灵魂。

    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的“掌门人”,是《联合国宪章》的直接维护者和推动者。将自己称作“协调者”和“架桥者”的潘基文此前表示,催动他连任秘书长的,是美好的理想、未尽的责任以及联合国面临的艰巨挑战。

    进入新世纪,联合国责任重大。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局部战争和冲突时有发生,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保障甚至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

    如今,《联合国宪章》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各国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预防和制止武装冲突奠定了基础,也为各国间建立和发展关系树立了指导原则。但是,检视国际局势现状让人们清醒而深切地认识到,切实维护《联合国宪章》仍任重道远。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身也面临诸多严峻问题。秘书长一职工作重、责任大,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

在就职演说中,深谙东方文化的潘基文引用中国古代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句结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一个很高的期望,不仅对他自己,也对这个世界。为世界,要趋利避害,谋长远;为人类,要消除争端,谋和谐。以此为旨,兢兢业业,便是对《联合国宪章》的积极践行。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