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口孟母学堂 | | |
娃娃们朝拜孔子、晨练易筋经、听着古琴曲大声诵读传统经典……一所以开展“读经教育”为主的现代国学私塾现身于海甸岛别墅区,成为周边居民眼中的新鲜事。
■本报记者 许欣 摄影报道
别墅厅堂内高挂孔子像
在位于海口市海甸岛胜景西路的花语庭苑,记者在别墅群中找到了“孟母学堂”。这是一处雅致的建筑,与这个大型社区里的其他别墅并无区别。只是,在大门口挂着“孟母学堂”和“书香门弟”两块匾。一楼客厅中,高挂着“先师孔子行教像”,书架上摆着各种各样少儿国学书籍,还摆了一些小课桌。房内摆有古琴,房后花园中软胶铺地,安置了滑梯。
海口孟母堂的创办者张楚然老师向记者介绍说,海口孟母堂传授的是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严格按照台湾王财贵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用圣贤经典,开发儿童潜能。所有的老师都经过系列培训。其招生对象为3-6岁的孩子,不影响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我们的目标是,三年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自主学习为乐趣。”张楚然说,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梦想。目前,以“孟母堂”命名的私塾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全国多个大城市涌现,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这里为志同道合的家长们提供了一处实现“读国学经典”、“学中华礼仪”等教育梦想的场地。
孩子们每天读四书五经
按照作息表的安排,孩子们每天的活动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洗漱后,先拜孔子,然后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快走500米,学龟鼎鹤功,练易筋经。上午8点半开始,端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摊开课本,在背景音乐中大声诵读经典。午休时间,还有背景音乐播放《莎翁十四行诗》等英文著作。周二、周四下午学国画,周一、周三下午练书法,周五班会,这些活动都有配乐。
张楚然老师拿出一份“招生教学大纲”,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包括中外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孝经》、《易经》、《诗经》等。还要学习各种礼仪以及书法、国画、古琴、武术等才艺。
不到6岁的小孩能否理解《易经》、《论语》、《诗经》等古典著作?张楚然说,13岁前是孩子记忆力最强、心智还未成熟的年龄,此阶段接受经典教育能启迪心智,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孩子们从小诵读经典、学习礼仪,长大了会受益无穷。
私塾逐渐引来家长追逐
以幼儿为招生对象,但授课内容和管理模式与传统幼儿园截然不同,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国学私塾”是新鲜事物,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追逐这种教育模式。
“我也是一位家长,我儿子出生后,我想为他寻找环境好,又能学习国学经典的幼儿园,后来找到广州孟母堂,感到非常投缘,就把孩子送到那里。继而受到启发,我决定在海口创办一所孟母学堂。”张楚然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宣传读经的重要性。“我来自哈尔滨,全家几代人都喜欢读国学经典著作,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便教育我,先做人、后做事。”她还有这样的心愿:在贫困农村地区传授国学经典,或是接纳贫困家庭的孩子到海口孟母学堂读书。
此前本报曾报道过海口9岁女孩曾远求的成长故事,她用3年时间完成小学6年学业,小学毕业后,她留在家接受“私塾式”教育,“私塾先生”是她的爸爸曾中和。爸爸为女儿制定了读国学经典和学习初、高中课程的详细学习计划,带着她累计读了近10万字的国学经典。
在海口桂林洋滨海度假区某别墅内也办有一所现代私塾,创办人要求家长须完全认同学堂的教学理念。
有教育界人士称,教育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改革,实现多元化教育。民间国学教育纷纷出现,证明正规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让家长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