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 >> 儒门动态 >> 正文
阳新孔庙现状:儒学旧地,丹桂一枝发秋香
来源:今日阳新 (2011年7月8日17:10) 作者:记者张晗;小慧辑

 

记者来到被誉为黉序秋香的儒学旧地,黉(音hong)宫为孔庙(文庙)之尊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紫铜孔子像,高3.5米(除底座),底座高1.2米。据学校负责编整校史的明老师介绍,这座孔子像是阳新实验中学61届老校友于2010年集体捐赠的,现在设立雕像的地方就是当年的孔庙所在地。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阳新儒学曾经多次重修、改建、扩建、维修,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为前厅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鼓乐楼(又称古月楼,现称古乐楼)。现仅保存经过修复的古乐楼,当年它是儒学存放《四书五经》的地方,如今是学校各种荣誉的陈列室,俨然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在步向古乐楼的时候,可以看到花坛两边的几块古石碑,上面篆刻着《兴国州庙学重修记》、《兴国州学徒建明伦堂记》等文,字迹虽然已经斑驳但多数依旧可辨认。墙壁上镶嵌的一方方定翰——程子听箴圣谕等诸多古色古香的墨宝石刻,以及奉旨: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由此下的御赐下马石也保存完好。
  再看古乐楼,直径约2米的圆形大门、青灰色的屋檐、石板的路面都让这个小楼风韵犹存。据介绍,这是一座有很多故事的楼阁,在以前它相当于一个图书馆。现在看到的样子已经是经过多次翻修的新面貌了,但是脚底下的木地板,头顶上的横梁、屋顶都还是当时留存下来的。记者抬起头看到横梁上依旧清晰的一排漆刷大字皇清光绪十七年岁在辛卯孟秋月榖旦阖州绅耆仕庶重建,其中皇清二字是红色,这距今已经整整120年的一排字横躺在屋顶静观着着这里的风雨变化,为历史做着伟大的见证。
  这里重建的时候有很多古文物都已经被送往阳新博物馆保存,其中包括一座秦桧题字、宋高宗书写的孝经碑,以及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南宋年间摹刻的《鲁国之图》。明老师告诉记者,实验中学从195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高中学生,共36个人。如今,这里已经毕业了太多优秀的人才了,很多人都成了各大研究所的重要人物。就连王平大将军也承认这里是他的母校呢!
  听着这所建立在儒学旧地上的学校的光荣历史,一时间,记者仿佛也被带到了那个年代。
  从古乐楼出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这里曾经是莘莘学子朝拜的地方,对这里肃然升起一种敬意。我们也更加期待随后的日子能去走访下一个阳新古景。

 

背景:

黉序秋香

黉宫为孔子庙(文庙)之尊称,又称儒学,自唐至清,全国各县皆建有孔庙。阳新儒学,位于县城小西门外(今实验中学所在地),自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重建后,数百年间,有毁有复。至明末清初,始有七省经略史吴甫生(阳新人)献其私地,扩建文庙;迄咸丰五年(1855)又由翰林院编修陈光亨(阳新人) 亲自督理,重修一次。其主体建筑为前厅大成殿崇圣祠鼓乐楼(又称古月楼)。两厢建筑分为东庑西庑。正厅外的丹墀下,为一半月形大鱼池,池内蓄满清水(又名泮水),有一座洁白宽厚的石拱桥,从池上跨过,直通正殿。庙的四周筑有由大块红砂石砌成的大围墙。墙身内外都涂以红垩,人称红宫。红与黉通间,实名黉宫。乃学府。墙内植有多排桂树,一到中秋前后,满园桂花,清香飘逸,其景非常优雅,来此瞻仰和游览者络绎于途,故名其为黉序秋香
  明武昌府通判富宁《黉序秋香》赞曰:
  一树丛生文庙前,月中分得几千年。
  贴云黄鹄曾衔子,行雨苍龙数吐涎。
  拂拂随风来绛帐,芬芬和露落青毡。
  渊源吾道同根柢,金粟开从太极先。
  清人陈遇英有诗《黉序秋香》赞曰:
  閟宫巍焕丽天章,紫气氤氲毓秀长。
  望里金茎龙卧地,墀端玉笋凤毛翔。
  千年俎豆流声远,万古人文被泽昌。
  丹桂一枝攀在手,圣灵到处发秋香。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