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华儒学也走过了近百年的衰败,重新走向复兴之路的艰难过程。
今天,9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在汇贤大厦举办了“百年辛亥、儒家百年――儒家家文化复兴之路”学术研讨会,邀请儒学、儒家、儒教届的同仁,会集一堂,共同探研、讨论儒家家文化复兴之时代课题。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权帝制,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准备了新的前提和条件。伴随着皇权帝制的倒台、科举制度的废除、家族制度的解体、经学教育的终止,儒家文化在制度和体制上迅速失去存在的保障,儒家文化继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受到怀疑甚至是否定,儒家这个开了两千多年的老店,遭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必须面对现实,经受思想的洗礼和历史的锤炼,找出重生之路。
面对中华民族的危机和儒家文化的危机,一代代学人不断探寻和求索儒家文化新生路径,试图用中外文化的融合、儒学的创新,通过中华民族危机的解决来获得儒学自身危机的解决,将儒学的复兴事业融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进入新世纪,学术界更加自觉探索如何将儒学的创新和儒家的体制化重建结合起来,改变儒家思想“魂不附体”的现状,重视从儒学(包括经学)、儒术(政治哲学)、儒教、儒家经典教育等多条路径探寻儒家文化的出路,并进而追求儒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身份进入当代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作为儒学研究机构,孔子研究院学人作为以儒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深感有必要和学界同仁一起,对一百年来儒家文化发展的历程予以回顾和总结,对儒家文化复兴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路径予以讨论和展望,因此组织召开了今天的研讨会。
本网理事长、北京儒学精舍院长柳河东先生应邀出席了研讨会,提交了《当代儒家社会组织的历史使命、定位与建设》之论文,并立足于实践,做了《论社会儒学建设和儒家复兴之道路》的发言。
会议拟邀请学者名单: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姜日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干春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孔子研究院)
林美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朱 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董琳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张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罗祥相(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
张 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梁 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孔子研究院)
陈璧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李淑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陈 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张利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李甦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洪 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赵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
王 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陈 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曹 峰(清华大学哲学系)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
廖明春(清华大学历史系)
方朝晖(清华大学历史系)
程 钢(清华大学历史系)
张祥龙(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
张学智(北京大学哲学系)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
李翔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彭国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郑万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李祥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王心竹(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儒学院)
单 纯(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儒学院)
林存光(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
白 奚(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陈 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王瑞昌(首都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刘东超(北京工商大学社科部)
张加才(北方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任文利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刘军宁 (中国文化研究院)
秋 风 (独立学者)
王达三 (独立学者)
任 重 (独立学者)
柳河东 (北京儒学书院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社团法人兼常务副会长)
冯 哲 (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中心)
李亚彬 (光明日报)
杨晨光 (中国教育报)
李 凌 (中国教育报)
罗传芳 (《哲学研究》编辑部)
贾红莲 (《哲学动态》编辑部)
魏长宝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方国根 (人民出版社)
段海宝 (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