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响应当日全球同祭孔的号召,一场盛大的“祭孔大典”活动28日在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北京孔庙隆重举行。
上午9时30分许,随着典仪齐唱“起户”,钟鼓齐鸣,音乐响起,来自社会各界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市民代表500余人由国子监的持敬门缓步进入孔庙祭祀现场,行至大成门下的孔子像前肃立。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宣读告文后,由80名来自国子监中学的学生,高声朗读《礼运大同篇》拉开了祭孔大典的序幕。大成殿前,由中学生扮演的乐舞生身着红色古典汉服,手持龠与翟,伴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在祭舞声中乐舞生完成了中国古典祭孔专用乐舞——《佾舞》。
随后,参加仪式的所有官员、专家、学者在两名身着汉服的事执引领下分批进入大成殿,在孔子神位前行祭奠礼,在完成了初献、亚献、终献的献礼之后,祭孔大典宣告结束。
北京民俗专家王作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祭孔大典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历代帝王曾在北京孔庙祭祀先师孔子。由于历史变迁,祀典曾经断档,但在历代孔子后裔、研究孔子的专家学者的口传心授之下,祭孔活动方能传承下来,而且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
王作楫表示,祭孔大典在传承中是可以发生变异的,在变异中可以与时俱进,而变异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个祭孔大典更加完善。他认为,祭祀典礼应该符合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这样老祖宗保留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孔大典才能得以继续传承,以至代代相传。
据介绍,祭孔活动本着“居重位以效宇内,聚众力以德天下”的主旨,立足于北京,辐射中国与全世界,充分与全球孔庙、文庙、孔子学院和儒学文化交流传播机构等呼应配合,让世界认识和感受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
孔庙演八佾舞纪念孔子诞辰
法制晚报讯(记者袁文 付丁)大成殿前,身穿汉服的舞者跳起八佾(音yì)舞向孔子致敬。今天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一场传统的祭孔仪式让游客大饱眼福。 今天上午,身着红色汉服、随音乐缓缓而动的舞者吸引了200多名游客。 记者了解到,八佾舞是祭孔仪式上的传统舞蹈,此次表演者是国子监中学初二、初三年级学生,而舞谱出自《四库全书》,每个舞蹈动作都代表一个字,连起来即为颂扬孔子功德的句子。 负责舞蹈编排的郦老师介绍,“佾”为行列的意思,按照古礼,诸侯宰相用六佾,只有天子才用八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