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 >> 儒门动态 >> 正文
长沙县有一个农民国学班 村民越来越“雅”、“礼”
来源:长沙新闻网 (2011年9月9日18:20) 作者:小慧

 

“‘咏絮之才原来是称赞女子有才,以前哪明白这个啊。昨日,长沙县白沙乡锡福村村民彭德祥对记者说,自从去年村里设了一个国学班以后,他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及做人的道理。

  【初衷】

  开国学班使村民一点

  锡福村是长沙县最北端的一个小山村。锡福村的农民国学班于去年108日上了第一课,自此以后,除了特殊情况,坚持每周星期五开课,每次上课,都有近60名村民来听课。该村村民陈云波说。陈云波家里种了3亩地,养了近20头生猪。以前农闲时,经常与村民们聚在一起,议议号子(买码)、看看点子(扳砣子)、围围桌子(打牌)。他说,2008年王茂存担任了这个村的党支部支书后,村里建起了文化服务站,建了一个篮球场,组织了村民文娱活动队,村里文化生活丰富了很多。只是,由于村民普遍没有读什么书,玩也玩不出个名堂来

  2010年春节,村里邀请在外工作或者当老板的人员举行了一个联欢会,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王茂存想到,是不是可以利用村里读过老书的人比较多的优势,搞一个国学班,对村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村民们一点。

  【效果】

  村民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礼让

  彭德祥说,刚开始时,很多句子听不懂,听多了,渐渐觉得这些之乎者也蛮有意思。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还背起了自己学来的国学句子。

  据介绍,目前,锡福村共有660多岁国学老师。今年66岁的陈立仁说,他们讲授的课程主要有《增广贤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他说,很多句子就是典故,他们都将这些典故当成故事讲出来,让大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明白事理。

  村妇女主任林隐君说,国学班开课近一年了。她能感觉到村民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礼让。她举例说,两天前,村里两名小朋友起了争执,相互推搡,导致其中一名倒在地上,膝盖磨破了皮。林隐君说,这件事要是放在以前,双方家长可能会闹起来。但是,这次事件发生后,膝盖磨破了皮的那名小朋友的家长没事一样地说:小孩子总要摔几跤才长得大。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