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儒网讯:7月18到22日,“国学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2013)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工作年会在陕西榆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国学与当代文化建设”。 此次大会由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佳县燕翼堂义塾、中华儒家文化网、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会、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承办,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哲学史研究会、陕西孔子学会、西安中和书院、北京一耽学堂、长安国学院、三维学校、陕西国学艺术研究会、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榆林老子研究会等团体协办,200多名代表参会,20多名专家学者研讨交流。
本网理事长、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柳河东应邀出席,并提交《论中华经典教育与当代书院建设--兼谈北京儒学书院、曲阜国学书院、河东书院等的运作经验》论文。
附:《论中华经典教育与当代书院建设--兼谈北京儒学书院、曲阜国学书院、河东书院等的运作经验》论文纲要:
论中华经典教育与当代书院建设
————兼谈北京儒学书院、曲阜国学书院、河东书院等的运作经验
一、中华经典教育的意义、目标
(一)五大现实意义
新时期,大力开展中华经典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时中国,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宗教教育、自我教育,不是严重缺位,便是存在很大偏失。五项教育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难以确保人才的健康成长。
而中华经典教育——
对家庭教育是有力的支撑;
对学校教育是有益的完善;
对社会教育是有为的担当;
对宗教教育是有效的填补;
对自我教育是有价值的提升。
(二)六大战略意义
新时期,大力开展中华经典教育具有以下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发展;
有益于家庭的幸福美满;
有益于民族的素质提升;
有益于国家的和谐长治;
有益于世界的协和久安;
有益于人类的合和共荣。
(三)五个教育目标
中华经典教育的任务在于提升国民整体人文素养和培养中华精英(现代君子)。中华经典教育在培养中华精英(现代君子)上可以有效实现以下五个教育目标:
砺志
养性
修身
启慧
增才
二、中华经典教育的内容、方式、实质
(一)中华经典教育的内容
经典:一个民族或国家历经百年以上历史的检验,久传不衰,历久弥新,广为流传的书籍。如: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国的四书五经等。
中华经典:
1.蒙学教育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成人教育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
(二)中华经典教育的方式
阅读、背诵、朗读、抄写、体悟、传讲、释解等。
(三)中华经典教育的实质
对个体(婴幼、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和群体(家庭、学校、企业、机关、社团等)进行潜移默化、终身持久的,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教育和以中华人性智慧为精髓的人文素养教育。
三、当代私塾、学堂、书院建设
(一)当代私塾、学堂、书院的历史担当
当代私塾、学堂、书院是推动中华经典教育的生力军。
(二)全国私塾、学堂、书院发展形势介绍及展望
(三)运作经验交流
1.北京儒学书院
2.曲阜国学书院
3.河东书院
4.儒海书院
作者:
柳河东:字铁镜,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当代儒学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社团法人、北京儒学书院院长、(香港)中国儒商研究院院长、(澳门)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世界儒释道联谊会秘书长,国家文化部、山东省政府“第一、二、三、四届世界儒学大会”专家代表,“国家文化安全、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文化复兴”课题组成员。
韩峂清: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河东书院会讲部副主任、中国当代儒学网编辑部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儒行社名誉社长。
链接:
第六届“国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讨会在榆召开(图)
http://www.cccrx.org/news/html/?32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