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当儒网讯:2013年12月4日,应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太原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邀请,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儒商研究院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柳河东在太原师范学院报告厅做了题为《儒商文化修习与大学生励志成才》主题讲座。太原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陈景超,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系党总支书记高建喜,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河东书院会讲部主任韩冬等,及太原师范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由陈景超主任主持。柳河东老师从中华文化与儒家文化复兴、中国市场经济“提升”和加速发展讲起,高屋建瓴,宏观上分析了未来三十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和社会结构巨大变化趋势,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面对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向;结合涩泽荣一、稻盛和夫、汤恩佳等杰出儒商的具体实例,美国两大高校对毕业生成长发展的追踪调研案例,及中西方政、商界两大伟人从小受经典文化熏陶而终身受益的个人案例,激励青年朋友们一定要早立志,立大志,及早确立人生目标,未雨绸缪,修学储能,奋发有为,以积极的心态和超前的姿态,以顺应、适应当下社会和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

活动现场
最后韩冬主任总结了两位老师的发言,并向大家介绍了“山西高校国学联盟”筹建情况,鼓励大家修习传统文化,利用好这个平台,不断提升自己,实现更伟大的人生价值。

活动现场
附:
讲座提纲
儒商文化修习与大学生励志成才
(中华儒学会 柳河东)
引言
习近平主席用两个“最深”评中华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植根的沃土......
一、儒家文化方兴未艾
(一)中华文化与儒家文化复兴
2004年起,海外孔子学院发展速度与数量之大的形象比喻:投影银幕大小的世界地图上,若用小红灯标注,2006年还是红色零星点缀情形,现在900多个小红灯足够挤满地图,一片通红;2009年,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9月28日,孔子2560周年诞辰纪念的决议;中国大陆祭孔自2004年官方化后,规格不断提升,各省市祭孔活动呈星火燎原之势;孔子中国大陆各省市县儒学会、孔学会、书院、文庙建设,经典教育推广,树立孔子像,举办学术会、论坛,等尊孔崇儒活动升温......
一场有似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比之影响更广阔、更持久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已展开,儒学迎来复兴的春天。
(二)三大历史规律解析儒家文化复兴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过去90年回顾,未来30年展望。
历史的相似:大汉建国66周年与新中国成立63周年,刘彻与习近平走上政治前台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有惊人的相似性。11月26日,习主席考察曲阜孔府、孔子研究院,细看《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
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接着一个盛世大国的崛起与长兴:乱世百家兴,盛世儒家昌。我们身逢盛世应感谢幸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人生之幸而鼓掌。
二、儒商事业大有前途
(一)“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和中国未来发展大势分析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与美国的“四大班子”比较
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个人发展大环境与大形势:未来三十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和社会结构巨大变化趋势
(二)儒商文化与儒商之楷
1.儒商文化:
儒家义利之辩;孔子的财富观;《大学》中的生财大道。
2.儒商之楷:现代工商业的内圣外王之道
日本近代工商业之父涩泽荣一与《论语加算盘》
稻盛和夫与其“敬天爱人”、“六项精进”经营哲学
香港商业巨大子汤恩佳与他与钟爱的孔教、儒商事业
(三)时代呼唤儒商人才
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儒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当代儒家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儒商人才的巨大需求,时代呼唤当代儒商人才大批涌现
三、让青春在励志成才的人生征途上闪光
(一)君子之“志”与儒家大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大孝养父母之志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二)人生目标与人生成就
今天想什么,时常想什么,日后很有可能就是干什么的。
“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案例一:
1960年,美国一个跟踪调查商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状况的组织开始了一项为期20年的调查,试图找到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理想和财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研究人员首先对1500名商学院学生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结果把这些人分为两类:
倾向于追求财富、为财富而读书的人占大多数(1245人,83%),
倾向于追求理想、为理想而读书的人所占比例较小(255人,17%)。 20年后,研究人员对当年这1500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回访。结果,研究人员发现:
1500名被调查者中有101人成为了百万富翁,而在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当年选择追求理想的人。
案例二:
针对500名哈佛大学毕业生25年后跟踪研究结果
比例 |
25年前 |
25 年 后 |
27% |
没有目标 |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过得很不好,常常失业,喜欢抱怨他人、 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
60% |
有模糊目标 |
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功 |
10% |
有清晰目标,但比较阶段、短期 |
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短期目标不断达成,生活稳步上升,成为了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管理者等 |
3% |
有清晰且长期目标 |
25年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努力,25年以后,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如: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 |
(三)与经典为友,与圣贤同行;与精英为友,与成功者同行,追随什么人,常跟什么人在一起,日后很有可能就是什么的人。
1.用经典智慧武装自我,追效圣贤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11岁时,教会牧师在班上说如果谁能背下《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5-7章,就请他到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这段圣经达几万字之多,只有比尔盖茨做到。牧师问他是怎么背下来的,他说:我竭尽全力!
7岁时候他就能熟背3万字的《圣经》之《马太福音》,奠定文化底蕴。
毛泽东从小将中华经典烂熟于胸。掌上千秋典,胸中百万兵。
2.融入积极上进的共修团队,携手精进
学习传统经典犹如登山,大家一起攀登会变得轻松
尾声:寄语
志存高远,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十指强琴,精进不息,奋发有为,成就大我,谱奏出生命的华美乐章;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国家、民族做出最大贡献,给祖上、家族、门庭争光添彩,让父母、亲朋、好友高兴,引以为荣,引以为豪!
为天也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