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当儒快讯 >> 正文
国学泰斗在天津智慧山开讲探讨“中华文化价值观”
来源:天津文化信息网 (2014年7月22日13:40) 作者:峂清辑

 

“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价值观至少存在四方面的特色,分别是: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以及和谐高于冲突。”19日下午,“清华北大天津校友大讲堂”在天津智慧山艺术中心举办,邀请国学界“泰斗”级专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作题为“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的国学讲座。

陈来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专家,曾师从张岱年先生和冯友兰先生, 2009年11月1日正式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是我国国学界“泰斗”级专家。 陈来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及“以民为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起源于西周,定型在儒家。在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义”的基础上,形成了汉代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陈来也解释了为何中国人很重视的“孝悌”不在“五常”之列,“仁义礼智信”是超出了特定个人的普世伦理准则与道德观,而“孝悌”则是基于血缘的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因此虽然中国人强调“百善孝为先”,但却未达到“五常”的普世程度。如何在现代传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陈来提到,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些糟粕,比如男权主义,就不能去继承;因此需要在发展、调整、改进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去传承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

本次讲堂活动是清华天津校友会今年首次举办,也是除年会之外最重要的活动。随后,智慧山艺术中心还将在8月1日举办“集印为诗·书法篆刻展”,并在8月15日举办智慧山观峰讲坛第五届“聆听吴晓波:中国改革史上的2014”。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