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学术天地 >> 正文
戴立勇:如何应对中国的“时间失调症”
来源:作者惠赐 (2015年2月28日9:45) 作者:戴立勇

 

 

    摘要每一年,我们都要重演一次“中国式调休”这表明当前的中国已陷入一种时间失调症。在时间失调症背后,是更深层的病灶:中华节日文化和时间传统的结构性缺失。以夏历作息时间取代星期制,不仅可以彻底告别“中国式调休”,而且,可以全面重建中华节日文化与时间传统。当前的中国,需要重建时统,该时统既是中华文明道统的符号象征,又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时间纲领。

    关键词时间失调症  时间线  夏历作息时间  时统

又是一年“全国假日办”已撤销,但又设立了“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随着年复一年调休方案的发布与实行举国上下,关于节假日安排的“吐槽”、“议论”、“建言”,不可避免要周期性地重新泛起。

很快,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症状。因为,每一年,我们都需要在众人的喧嚣与吵嚷中,重演一次“中国式调休”:在不同的节假日方案和利益诉求之间,我们无法分辨出较优答案,更无令人满意;而且,年复一年,没有尽头。

困境在于,我们是在夏历、格里高利历、星期制三个“时间线”(timeline),或三个“时间系统”之间,调整借让。其后果是,我们越恢复(或越坚持)民族节假日,就越需要在格里高利历和星期制的“时间线”上,调整借让,最终导致关于时间的符号象征系统意义紊乱,“时间线”和时间的节奏支离破碎,这不仅与节假日的初衷不符,而且,还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周期相龃龉

这表明,我们已经陷入一种时间失调症。在时间失调症的背后,是更深层的病灶:中华节日文化和时间传统的结构性缺失。这种结构性缺失,导致民族文化的自我修复功能和文化更新功能的失灵,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西方化大潮,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逐渐迷失,进而影响国家的软实力。 

遗憾的是,面对困局,国内的诸多方案、建议,要么局限于具体问题,即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在格里高利历和星期制的时间线上调整落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么停留在旅游、交通、消费乃至金融等经济层面,而忽略深层的文化、价值观问题;也有人主张将节假日固定下来,不再年复一年“调休”,但在现有三个时间线的格局下,无异缘木求鱼。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年复一年“调休”,绝非“万世”所宜。

其实,除了年复一年“调休”,我们完全可以彻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去掉现行三个时间线中的一个,从而变成像许多国家一样,只使用两个时间线,由此,全面重建中华节日文化与时间传统,实现中华文化在“现代性”(modernity)和“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情境下的凤凰涅磐。 

一、取消星期制,但保留现代社会的基本作息节奏,并略作变通。

二、以传统夏历的月为基本时间线,安排工作与休息的周期。每月四周,各周均工作五天,后,休两天(小周末),或三天(大周末)

工作日

休息日

备注

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

初七、初八

上弦日休两天

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

望日休三天

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

廿二、廿三

下弦日休两天

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

廿九、三十、初一

朔日休两天(小月),或三天(大月)

 

    如上表,小月休三个小周末,一个大周末;大月休两个小周末,两个大周末。

三、夏历作息周期的特征

首先,包括除夕、春节、上元、七夕、中元、中秋等在内,绝大多数中华传统节假日,刚好都规则地落位到大小周末

春  节:正月初一。

上元节:正月十五。

七  夕: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可放假一天,并与九月初七、初八的周末连休)。

寒衣节:十月初一。

腊八节:腊月初八。

小  年:腊月廿三。

除  夕:腊月三十(或廿九)。

*端午节:原为五月初五,但我国部分地区也有以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的,所以,完全可将端午节移至五月十五。

其次,中华节日文化的结构性缺失(包括节日生成的内在逻辑和节期结构)得以修复。“初一”、“十五”等在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系统)中具备符号和象征意义,同时又富含民族记忆的时间节点,得以彰显。换言之,夏历作息周期使中华节日文化和时间传统得以全面重建,这为告别“中国式调休”打下了基础。

第三,传统、现代、后现代相结合。夏历作息周期同样以五天为基本工作时程,但在两天制周末的基础上,在望日和朔日,又间隔安排三天的大周末。粗略估算,与星期制相比,夏历作息周期平均每个回归年约多休13天(扣除下文中“春节”、“元旦”、“五一”等节假日因素,每年的休假天数仍高于现行中国方案)。这符合从现代到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更有利于生产与消费、旅游、休闲、创造乃至人类全面发展之间的平衡。

四、春节与新年第一周

若经济发展与社会条件允许,可考虑在春节期间再放假五天,并与相邻周末连属,形成九天或十天的跨年长假:自腊月廿九(含除夕),至正月初八。这样,正月初九至十三,就成为具备明确“更始”意味象征意义的新年第一个工作周。

五、彻底告别“中国式调休”

针对“清明”“元旦”、“五一”、“十一”等固定于格里高利历时间线上的法定节日,实行节假日吸收制,从而彻底告别每年一度的“调休”:

“元旦”、“清明”、“五一”、“十一”当日各休一天。若法定节日当日为工作周期中的第一或第五日,则与相邻休息日连属,形成三天或四天的小长假。若当日为工作周期中的第二或第四日,则相应吸收工作周期中的第一或第五,并与相邻休息日连属,形成四天或五天的小长假。若当日为工作周期中的第三日,则单休一天。若当日为周末,则节日与之合并,不另行安排。

吸收制的原则确定后,国家即无须再进行每年一度的“调休”

需要说明的是,对数量相对较少、处于第二时间线上的节假日,吸收制是较优的办法。当然可考虑将“五一”、“十一”两个法定节日,变更至夏历时间线上。

六、节假日计算

“元旦”、“清明”、“五一”、“十一”四个节日,每个日根据其夏历时间线上的具体位置,分别休0~2天,共计0~8天;再加上重阳节1天,春节5天,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共为6~14天。其平均值或中间值为10天。换言之,平均每个回归年比现行的11天法定节假日少一天。 

考虑到夏历作息周期比星期制平均每个回归年多休13天,二者合并计算,夏历方案比中国现行休假方案平均每个回归年约多放假12即每个月多休一天。

七、闰月按常规夏历月份安排作息周期。  

八、格里高利历与夏历并用。以夏历时间线确定节假日与作息周期,传承民族记忆,弘扬文化传统。以格里高利历确定回归年以及相关的重要节点,方便对外交流。

九、启用春秋后纪年,即以《春秋》绝笔后一年为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年(癸巳年)为春秋后2493年,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预做准备。

    中华文明的历史,应该接着孔子的《春秋》,一直续写下去。这是一种基于道统的纪年,它超越基于政统的纪年(包括皇帝年号纪年和国号纪年),也超越循环时间观的干支纪年。春秋后纪年不同于基于神圣或神秘人物神秘事件为基准、具有宗教涵义的纪年(如西元纪年、佛历纪年),它是基于《春秋》这样一个历史书写和道德评判事件,这符合汉语文明的人文主义特征。

时间绝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亦不仅是工作或休息的周期而已。时间是一个国家或社会进行自我表述、社会动员和文化更新的基本手段,它承载该社会的记忆、传统和基本信念。良好的时间表述与时间规划,使得该社会具备高效率动员、生产和文化更新的可能。

重建中华时间和时间线,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立足既往,迈向属于中华民族的“现代”和“后现代”

夏历时间线的全面重建,必将有利于以儒、释、道等传统价值为底蕴的各项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和信仰建设活动的展开。它将激活人民的记忆,为中华文化与民俗的传承、再造、更新,确立周期性的、永久回归的时间窗口。

六十年前,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曾确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化方针。世界上所有拥有自决权的民族,都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因此,“推陈出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大家都在谈论、期许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复兴”应该以“文明崛起”“道德崛起”为基本前提,应该是“王道”统领“霸道”,而不是“霸道”凌驾“王道”。而“文明崛起”“道德崛起”,必须以民族信仰、民族价值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为出发点,必须返本开新。

否则,就不是“伟大”,而是“山寨”;不是“复兴”,而是“归化”。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当前的中国,需要重建时统,该时统既是中华文明道统的符号象征,又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时间纲领

 

春秋后2493年冬月十九日初稿于桂子山铁笼居

       2494年冬月十九日次稿于东安大略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