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儒研究室 >> 正文
柳河东在苇杭书院乙未会讲:论儒家“和”之源流、义理与现代价值
来源: (2016年12月16日16:56) 作者:小慧

 

 

河东(右二)在苇杭书院乙未会讲论“和”之义理与价值

 

    元月10、11日,苇杭书院乙未年年度会讲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讲以“和”为主题,由苇杭书院主办,海航鹅湖读书会协办,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国学实践者会聚一堂,就“和”分享学术探索和生命体悟。与往届年度会讲不同的是,专业摄影团队“清友会”进行现场直播,共计上千人次在手机微信上观看会讲。

    北京儒学书院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柳河东在年度会讲上就《儒家“和”之义理梳理与“和”文化现代价值探讨》进行了分享。他在探析“和”之源流与义理发展历史之后,将“和”之义理总结为三个层次:1.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常态:和实生物;2.国家、社会、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和而不同;3.性情、思想、言行、精神、生活的最佳状态:致中和。

    柳河东先生结合现实社会,论述了“和”文化的六个层面的现代价值:1.心和:内心的安宁、富足、和谐;2.人和:德行的和善、完满;3.家和:家族的和睦、和乐、和美;4.国和:政治清明和谐的国家治理;5.天下和:协和万邦的国际政治新秩序;6.天地和:天人合洽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苇杭书院乙未年年度会讲(纲要)2016.1.10

 

儒家“和”之义理梳理与“和”文化现代价值探讨

 

柳河东)

 

    一、“和”之源流与“和”之义理三个层面探析

“和”源远流长,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初义为声音相应和谐。

《舜典》,“律和声。”

《尔雅·释乐》,“徒吹谓之和。”

《礼·檀弓》竽笙备而不和。

《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諡法》,不刚不柔曰和。

“和”之义理的三个层面:

(一)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常态:和实生物

《周易·乾·彖辞》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国语·郑语》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二)国家、社会、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和而不同

《书·尧典》,“协和万邦。”

《战国策》,“与秦交和而舍。”

《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性情、思想、言行、精神、生活的最佳状态:致中和

《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国语·周语下》云:“单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加以滑甘,是谓六和。)

二、“和”之现代价值的六个方面展现

(一)“和”文化

以“和实生物、和而不同、致中和”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和”文化。

(二)六个层面的现代价值展现:

1.心和:内心的安宁、富足、和谐

忠恕之道

性情温和、心灵和美、精神和悦

2.人和:德行的和善、完满

君子人格

与人和善、态度和蔼、语调和婉

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和若春风

3.家和:家族的和睦、和乐、和美

家齐之理

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4.国和:政治清明和谐的国家治理

国治之道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百业俱兴

5.天下和:协和万邦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世界大同

四海之内皆兄弟、纷争宁息、充满和平

6.天地和: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天人合洽

 

结语:人心和,则天下和、天地和。

 

 

作者简介:柳河东,字铁镜,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北京儒学书院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国家文化部、山东省政府“第一、二、三、四届世界儒学大会”专家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民大会堂“纪念孔子诞辰2560、2565周年两届国际学术会议”专家代表。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