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儒学 >> 当儒研究室 >> 正文
嘉宾访谈|柳河东:国学兴盛的历史必然与儒学现代化(图)
来源: (2016年12月28日11:58) 作者:小慧

   “承八千年不易之常道,应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推动儒学复兴,全球遍建文庙和书院,让儒家文化成为人类多元和谐文化大花园中一株美艳香溢的奇葩,造福家、国、天下。”

   关于孩子们学国学,柳河东建议走中道,不走极端,更不能急功近利。“我主张现代书院、私塾应走国学教育与现代体制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不主张孩子只背经典,脱离现代教育。尽管现代体制教育存在诸多弊病,但目前大多数民办国学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短,师资力量、教学经验、资金硬件等亦存在许多不足,应该互相补不足、扬所长,而不是相互对立。”

 

柳河东先生在明心湖畔

(发展导报 记者卫波 图/文)

 

    他致力于广建现代儒家社会组织和书院,周游讲学,培育英才,兼任200余家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的理事、顾问、导师和客座教授;他长期进行儒学现代化的研究、实践和弘扬,志在复兴儒学,让当代儒学造福家、国、天下。他就是当代儒者柳河东先生。


    柳河东,字铁镜,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北京儒学书院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山西国学大讲堂与河东书院创办人,被誉为“儒学领军人”“国学名师”。9月24日,在河东书院,记者有幸就当下的国学热、儒学复兴以及当代儒学等话题与柳先生进行了探讨,受益颇深。


国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国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长期是教育机构的概念,指国立学校、国家教育机构。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不到100年的时间,才逐渐有了我们今天认为的概念,即中国学术、或中华文化之学术。像有名的白鹿洞书院,以前叫白鹿洞国学。”柳河东说,国学从学科上分有经、哲、史、文、伦理、艺、政治等;从构成上分,核心三大块为儒学、佛学、道学。


    对于近几年出现的国学热,大量国学教育机构和民间办学的情况,柳河东认为国学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并不是马上热起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上世纪9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国学,本世纪初以来国学逐渐热起来,近几年来越来越热。”


    国学的主体、核心、灵魂是儒学,包括佛学、道学及诸子百家之学。国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今天中国基督学、中国伊斯兰学、中国马克思学等,也成为或将成为国学的有机组成。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用比喻解说国学:把佛学比作百货商店,道学比作药店,儒学比作粮食店,言儒学之重要。


    综观我国几千年历史,柳先生总结出“乱世百家兴,盛世儒家昌”的规律。乱世时百家争鸣,盛世时儒家文化昌兴,由此可见儒学对当下和谐社会建设、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国学兴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柳先生认为,国学的兴盛,实质上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复兴,表明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国学兴盛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


   自改革开放以来,儒学已经在慢慢复兴,呈现出官方与民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全国很多地方成立孔子研究会。近十多年来,儒学研究机构、社团、网站等大量涌现,文庙修复、书院重建出现热潮,大中小学纷纷竖立孔子像,国学书籍畅销、国学教育和培训市场火热。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大陆第一家国际儒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相继成立儒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恢复国学院,国内大学陆续设立国学、儒学研究机构。2005年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成立,紧接着浙江省儒学会、河北省儒教研究会、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等相续成立,各省、市儒学会出现建设热潮。


   从官方层面看,曲阜祭孔自2004年由民间转为官方主办后,年年提升规格,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儒学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从考察孔府、拜访汤一介先生、出席纪念孔诞2565周年大会,到请儒学专家为中央领导集讲课,可谓四次高规格地亲近儒家,这是建党90多年、建国60余年来从未有过的幸事。


   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成立,目前全球已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1200多所。自2008年始,国家文化部、山东省政府举办世界儒学大会。作为世界儒学大会第一、二、三、四届专家代表,柳河东从全新的视角和高度感受到了儒学热和国际社会对儒学的重视。


   2014年,国家教育部下文,要求围绕“立德树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推动中华文化系统进课堂、进教材,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经典教育。


   “国学热、儒学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今天无论教育界、学术界,还是官方、民间,儒学复兴事业在持续推进。”柳河东分析,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功利主义的强烈冲击和破坏。另一方面,市场又带来经济多元化,经济多元化促进了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多元化,导致言论自由、思想解放与空前活跃,推动了文化繁荣与传统文化复兴;与此同进,经济的发展和富裕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柳河东说,1919年至2039年,120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演变发展。1919年至1949年“三十年河西”,反传统与全盘西化浪潮汹涌,西风劲吹,西方的自由主义、马列主义、宪政主义、基督教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迅猛发展;1949年至1979年“三十年河东”,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优良传统美德、价值、精神以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方式重新彰显出来;1979年至2009年“三十年河西”,西方科技、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等,乃至价值观的引进和在中国大陆的强势发展;2009年至2039年,随着大国经济崛起、国民财富殷实,传统文化自信增强,儒学复兴,国学光大,中华义理、价值和精神将再度彰显光辉。


传统儒学与现代的融合


   柳河东认为。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流思想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与主脉、中华文明的核心与精髓。儒学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刻影响和造福了中国几千年,也将继续影响并福惠中国和世界。


   关于传统儒学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关于当代儒学建构,柳河东思索与探研已久,他提出儒学发展五期说,即:儒学经历了原始儒学、原典儒学、汉唐经学、四朝理学、当代儒学五个主要时期。柳河东认为,儒学是一种具有开放胸襟、生命力强劲的学术,在发展中呈现出经世致用和与时俱进的显著特点。她因胸襟开阔,勇于吸收诸多异质文化之优长,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并且能够与各个时代相融相合,为各个时代服务,才有了日新不息、不断辉煌与绵延不绝。


    当代儒学的建构与发展,是儒学顺应时代变化,因应时代需要,破解时代难题,坚持“变”与“不变”,坚守“合理内核”(守常道)与进行“创新”(开新命),重新构建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出色吸收人类空前丰富的优秀异质文化,创化发展、造福当下的过程。


   当今社会,“小政府大社会”是转型大势,“社会治理”话题日益升温,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际大社会面临全球治理与生态危机的共同难题。社会儒学与生命儒学的倡导、建构,当代儒家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现代贤士群体、君子社会共同体的成长、壮大、有为,或有助于当代儒学与现代社会的对接相融。


   柳先生认为,儒家文化“齐家”的“家”,不同于我们今天的小家庭,而是自成社会体系的大家族。面对新型家族共同体、虚拟社会、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传统儒学“修、齐、治、平”的结构,在现代社会将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创新发展。


   传统儒家已有与古代社会互动相融两千多年的成功经验,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当代儒学依托未来遍布全球、全国、富有生机、庞大而强有力的当代儒家社会组织和优秀成员———当代儒者、现代君子群体,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基础和前提下,与现代社会系统性的接融,有机互动,积极有为,在现代社会等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当代儒门气象万千”之状。


儒学现代价值在八大方面的展现


   柳河东认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开启了儒学的第五期,即当代儒学。当代儒学有八大价值,分别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宗教、国际、自然八方面。


   政治方面,儒学的创新与复兴有助于回应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建设,推进政治文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需要。


   经济方面,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规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有助于回应中国市场经济稳健发展、优秀企业家群体成长和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需要。


   文化方面,儒学的创新与复兴能够有效回应解决当前文化认同危机、信仰危机,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社会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儒家“仁和”文化在当代的重构和发展,是一次伟大实践,能够有效回应化解中国社会现实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


   教育方面,儒家优秀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传承,能够应有效回应解决现代学校应试教育偏弊,强化人文和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现实需要。


   宗教方面,儒教的创新与发展有助于回应推动礼乐教化、人文教化、道德教化与“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矫治当前国家转型期社会道德水准滑坡的现实需要。

   国际方面,儒学的创新与复兴能够有效回应构建和谐世界与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现实需要,推动人类的和平发展与繁荣永续。


   自然方面,儒学的创新与复兴能够有效回应中国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改善生存环境、消解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需要。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能做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两千多年前的儒门先贤早已认识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见儒家先驱的高明远见,足显儒学超前的环保和生态安全意识。儒学主张和倡导的“天地与吾同体,万物与吾同气” “天人合一”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等思想是推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和动力。


   柳河东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这一人类优秀文化或学术将会给中国、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类带来巨大的福祉。


   关于孩子们学国学,柳河东建议走中道,不走极端,更不能急功近利。“我主张现代书院、私塾应走国学教育与现代体制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不主张孩子只背经典,脱离现代教育。尽管现代体制教育存在诸多弊病,但目前大多数民办国学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短,师资力量、教学经验、资金硬件等亦存在许多不足,应该互相补不足、扬所长,而不是相互对立。”


   “承八千年不易之常道,应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建一座文化江山,为八百年新国立命、护法。在有生之年,推动儒学复兴,全球遍建文庙和书院,让儒家文化成为人类多元和谐文化大花园中一株美艳香溢的奇葩,造福家、国、天下。”柳河东坦言这是他与同仁们最大的梦想和一生的追求。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