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儒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法国总统马克龙赠习近平“特殊国礼”1688年法版《论语导读》原著的缘由与用意何在?(图)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 (2019年6月10日21:10) 作者:小慧辑

 

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前,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马克龙送习主席的珍贵国礼 原来大有来头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姚蒙 陶短房

“别出心裁的礼物”——当地时间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引起媒体热议。BFM电视台指出,马克龙给中国领导人的礼物每次都别出心裁:上一次是一匹法国国礼马,这与他的中文译名“马克龙”有关;这次赠送法国仅有两本的首部法文版《论语导读》,更显文化味和精致,因为《论语》见证了法国与中国文化交往的悠久历史。

 

据报道,马克龙赠送的这本《论语导读》法文全称是《孔子与王家科学》,翻译了《论语》约3/4的内容,作者是17世纪法国医生和教士弗朗索瓦·贝尼耶。马克龙24日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给予启发。这部《论语导读》原著目前仅存两本,一本送给习近平主席,另一本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习近平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一位研究人员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本《论语导读》非常珍贵,法国人最早接触中国哲学思想,就是通过这本书。德国的莱布尼茨、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等都读过这本书,对孔子的学说有很高评价。马克龙总统选择这本书送给中国领导人,凸显了法国与中国悠久的文化交往历史。法新社等法国媒体评论认为,马克龙此次打的是“文化牌”,用文化联系来强化法中关系,反映了法方的深切意愿。法兰西24电视台称,法国高度重视中国领导人的来访,马克龙的礼物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好感与建立法中良好关系的意愿。

 

孔子在法国家喻户晓,尤其是伏尔泰对孔子及其思想极为推崇。在法国学校,只要谈到中国文化,孔子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一些中小学早在上世纪60年代起就把《论语》引入课堂。法兰西学院等学术机构学者研究儒家思想和著作,《论语》是被研究最多的儒家典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不语怪力乱神”等《论语》中的格言在法国民间广泛流传,甚至“子曰”也成了知识分子的口头禅。2014年,《论语》与《道德经》《水浒》《西游记》《家》等名著一起入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列。近年来,中国在法国等欧洲国家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强化了孔子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马克龙送给习近平的这份国礼 在法国知音很多

新华国际  图片由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提供

  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前,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马克龙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给予启发。这部《论语导读》原著目前仅存两本,一本送给习近平主席,另一本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习近平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这部《论语导读》的作者是17世纪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24日的《巴黎人报》评论说,这本《论语导读》原著“非常珍贵”,法方把它作为国礼送给习近平主席,凸显了中欧交往历史的悠久。  

2014年10月21日,在法国巴黎,观众在“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2014年10月21日,在法国巴黎,观众在“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曾在给吉美博物馆举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的序言中写道,中法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夯实中法关系的民意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法兰西文化交相辉映,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  

  一部《论语》,见证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印证着文化亲近感是中法关系的独特优势。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他读过很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著作,《论语》就摆放在自己的床头柜上。  

  1964年,作为法国政府内一名年轻部长,德斯坦亲眼见证戴高乐将军对国内宣布决定与中国建交的历史时刻。正是在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超凡战略眼光的影响下,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1980年,德斯坦作为法国总统首次访华,从此更成为推动中法合作、热爱中国文化的“有缘人”。他曾多次访问中国,耄耋之年仍坚持学习中文。在他看来,除了经贸和国际合作,文化交流也是中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彼此应了解对方的文学和哲学。  

巴黎凤凰书店内。新华社记者杨志刚摄巴黎凤凰书店内。新华社记者杨志刚摄

  走进巴黎凤凰书店,在一个大红“中国结”的“指引”下,可以找到《论语》等一批中国文化书籍。女店员弗洛琳·马雷夏尔告诉记者,包括她本人在内,法国有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论语》等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销量不错。她已学了7年中文,有个中文名“付雅婷”,既喜欢《论语》等典籍,也钟爱巴金、鲁迅、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作品。  

巴黎凤凰书店内的儒家思想书籍。新华社记者杨志刚摄巴黎凤凰书店内的儒家思想书籍。新华社记者杨志刚摄

  2014年,《论语》与《道德经》《水浒》《西游记》《家》等名著一起入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列。法国首任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法国汉语教学协会会长白乐桑当时参与了组织投票。他日前在专访中告诉记者,法国兴起汉语热与法中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法国教育部的支持密不可分。  

  如今,在法国乃至欧洲提到孔夫子,除了《论语》,人们还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孔子学院。据统计,中方已在欧盟国家建立131所孔子学院和251个孔子课堂。其中,法国是较早实行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由国家制定教学大纲的国家。法国目前有16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为法国人打开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德不孤,必有邻。期待《论语》和中国文化在法国拥有越来越多的知音。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