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请您留言
当儒新闻  当代儒学  当代儒商  儒网联盟  阳明精舍  “三新”运动
宗教文化  经典教育  河东文化  文物考古  中华武术  当代儒学论坛
内容搜索


合作伙伴
 
 
 
 
 

当前位置:首页>> 宗教文化 >> 宗教信仰 >> 正文
宗教文化与教育
来源:《觉·教导的智慧》 (2005年3月7日1:32) 作者:郑石岩

 

    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宗教和民俗是其中的主要色料。只要你生长在某一文化里,就注定和它结下不解之缘。这个缘是一群人所共有的,它会不停地发挥影响力,塑造成员们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价值判断和情感生活等等。这种现象,套用佛学的用语就是“共业”。
    宗教与民俗是人类生活和心理需要的反映。它蕴涵许多解答精神生活的智慧,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心理生活脆弱和困扰的线索,也能找到人类心智成长的答案。
    宗教和民俗中涵藏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宝藏,它应该被活泼地解释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以符合精神生活的需要。就拿佛教来说,学佛的旨趣就在于促进自我的醒觉。从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实现生活之中,建构光明的人生;从净化贪婪、学习自我控制和慈悲行动之中,去展现福慧圆融的生活;从觉性、智慧和参悟中,证入大自在的精神生活。
    佛教的真正本义就是要人从有忧苦的此岸,经过修行而达到悦乐的彼岸。它帮助人们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展现成功的人生;帮助人们契悟并证入佛的精神世界,看出生命的永恒希望。
    我深知学佛的本义就是充分地醒觉与生命的实现。当一个人能清楚地看清自己,了解生命,接纳自己时,也必然能了解生活,接纳别人,而过着悦乐自在的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生活态度,也是教育上所应重视的。
    其次,中国的儒家把天与伦理相结合,重视实践伦理的智慧。我深信儒家的伦理正表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承担,期许自己在实现伦理规范中自我肯定。
    在中国人的意识观念里,佛教的民俗和信仰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佛学和禅理是深奥的,经典是艰涩难懂的;特别是佛法的义理,在寺庙生活的严格训练下,更显得与生活缺乏生动丰富的结合。结果佛教被一般信众扭曲为迷信,而致未能弘扬它的光明性。
    我觉得佛教的经典和教义中有许多精神生活的智慧,特别是中国禅的生活智慧;它的睿智和开阔的胸襟、恬淡和入世的大乘慈悲精神,实在是教育的好素材。因此,为了启发孩子的精神生活,应该把我们的宗教与民俗作一清新的阐释,让它与现代生活结合,又能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最终目标在于引导每一个人的善根,展现清醒的智慧,过成功的生活。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当代儒学网 版权所有    北京美贤科技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地址:太原市迎泽大街329号  邮编:030001 电话:0351-4074437
网址:http://www.ccc-l.com   E-mail:E-mail:mail@ccc-l.com; mail-ccc@163.com; mail-ccc@sohu.com